行业资讯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周俭民/樊晶团队联合四川农大/吉林农大合作综述水稻抗稻曲病研究进展

 时间:2025-04-14

稻曲病是水稻生产中极具威胁的病害之一,由真菌Ustilaginoidea virens引发。稻曲病菌通过侵染水稻花器形成稻曲球,取代正常稻谷,导致水稻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更令人担忧的是,病原体产生的多种稻曲毒素会污染稻米,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随着对稻曲病菌侵染过程、基因组学及致病机理等方面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稻曲病发生机理的认识正在逐步加深,但对水稻抗稻曲病机制的理解仍处于初级阶段

2025年4月7日,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在线发表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周俭民/樊晶团队与四川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合作题为“Understanding and enhancing rice resistance to false smut disease”的综述论文。该综述系统梳理了近年来水稻抗稻曲病研究最新进展揭示了水稻与稻曲病菌的多维度互作机制为水稻抗病育种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1.jpg

该综述系统总结了水稻抗稻曲病研究的关键内容,包括抗病性评估方法、数量抗性位点鉴定、水稻穗部防御策略、病原体效应子驱动的抗病基因鉴定、抗病育种利用和基因工程改良等。在此基础上,该综述提出一套提高稻曲病抗性的综合策略,包括避病、免疫激活、代谢调控和抑制易感因子等,并基于水稻与稻曲病菌互作关键阶段,提出水稻的“四阶段防御模型”,为未来稻曲病抗病研究和精准培育抗病水稻品种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

2.jpg

水稻抗稻曲病的“四阶段防御模型”

基于稻曲病菌的侵染途径和生物学特性提出的水稻与稻曲病菌互作四个关键阶段:接触阶段、侵入阶段、定殖阶段、成球阶段。针对这四个阶段理解与改良水稻稻曲病抗性,应关注根部抗性、穗部性状、抽穗期、颖壳物理化学防御、花丝/柱头免疫、最终定殖界面(成球阶段如何建立营养摄取界面)等科学问题。


四川农业大学青年教师李德强和硕士研究生刘小玲为该综述共同第一作者,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樊晶教授为通讯作者。相关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


行业资讯
  • “绿色生态农业论坛”暨国家现代农业与食品前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23年会在雄安新区成功举办

    “绿色生态农业论坛”暨国家现代农业与···

  • 芯片育种公司双绿源获隆平生物数千万元战略投资

    芯片育种公司双绿源获隆平生物数千万元···

  • 祝贺!联盟成员周俭民研究员获2023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祝贺!联盟成员周俭民研究员获2023···

  • 华中农大张启发院士/南京农大万建民院士团队“背靠背”克隆出水稻显性雄性不育基因

    华中农大张启发院士/南京农大万建民院···

  • 祝贺!联盟成员董莎萌教授

    祝贺!联盟成员董莎萌教授

  • 联盟秘书长张兴平博士在第七届国际瓜类作物学术大会上做主旨报告

    联盟秘书长张兴平博士在第七届国际瓜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