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大美龙江种业冲刺破解农业“卡脖子”难题

 时间:2023-08-22

你能想象一块仅四亩的稻田里竟生长着近200个水稻品种吗?在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万宝镇双榆村就有这样一块地,种下这块地的是大美龙江种业创新中心(简称大美龙江种业)。从2022年11月落地哈尔滨新区起,该中心就坚定地朝着破解农业“卡脖子”难题的目标,驶进寒地种业研发新领域。
 

虽已进入立秋时节,但正午的太阳仍像火球般炙烤着大地。走进稻田地仔细观察,记者发现从远处看起来绿油油一片的稻田里,不同品种的植株长势有着明显的差别。有的还没抽穗,有的稻穗刚好压弯枝头,有的稻穗已经泛黄,有的植株体相对明显粗大但仍在茁壮成长……
 



李继明博士在查看水稻长势

 

“今年春季我们在这里种下了以节水抗旱稻为主的近200个试验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经历了催芽、移栽、和田间管理等环节,目前看来长势良好。美国康奈尔大学植物遗传育种学博士、大美龙江种业主任李继明告诉记者,待秋天成熟收获之后,将对这些新品种进行检测数据分析,将适合本区域种植的优良品种筛选出来。

 

李继明1986年师从袁隆平院士主修植物遗传育种,1989年获硕士学位,2003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植物遗传育种学博士学位。此后就职于美国杜邦先锋种子公司、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等机构,主要从事植物遗传育种研究,2016年获评“国家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2022年11月,时任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副主任的李继明北上哈尔滨,受聘担任大美龙江种业创新中心主任和“全日制”领衔专家。
 


查看巨型稻长势

 

走在田埂间,李继明一边查看植株长势一边向记者介绍: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成为国家粮食安全重要支柱的同时,也带来较大的碳排放和水资源消耗压力。一方面,按照传统模式耕种的水稻,单位面积内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小麦、玉米等旱作粮食作物的4倍以上,主要原因是水稻生产过程中,由于淹水导致的缺氧环境产生大量甲烷。另一方面,水稻属于高耗水作物,需要依赖大量的水资源来维持其正常生长发育。而我国是淡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之一,水成为制约水稻生产的重要瓶颈。特别是在距离江河流域较远地带,大量使用地下水种植水稻,是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重要原因。

 

“虽然通过优化栽培管理措施等途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稻田的甲烷排放量,但要实现节水和减排的目标,关键还要从适合当地种植的节水抗旱稻品种层面解决问题。”李继明说,推广节水抗旱稻品种及技术,能够在基本保持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比传统水稻种植模式节水70%以上,又能显著降低碳排放,有很高的推广价值。目前,黑龙江省还没有科研机构开展节水抗旱稻的育种工作,他第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依托掌握的先进技术,以过去黑龙江耐旱性试验的相对耐旱品种作为对照,对黑龙江省已经审定并目前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品种进行耐旱性筛选。

在对黑龙江省现有水稻品种进行耐旱性筛选同时,他还带领团队在海南利用其光温优势,已经开始黑龙江省高产优质水稻品种与旱稻和低升糖水稻作为供体进行杂交,后期将进行常规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寒地测试等,目标是培育既抗旱又低升糖口味又好的水稻新品种。

 

“一个新品种从开始培育到出成果再到审定通过,最少需要6年的时间,没有一定情怀的企业家是不会进入这个领域的。”李继明说,他之所以北上龙江,一方面是想用自己所学在高寒地区节水抗旱稻新品种培育方面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也是被大美龙江种业的创办人付珈洋先生所感召。

 

付珈洋是“大美龙江”品牌创始人、北京哈尔滨商会副会长。出生在阿城区的付珈洋,多年在北京创业打拼,但始终心系龙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的嘱托。为了这份家国情怀,他自加压力,投资种业,并落实《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及哈尔滨市《人才新政30条》等政策要求,把李继明博士引入黑龙江,担纲种业研发团队的领军人。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们要树立创新思维、筑巢引凤,冲刺破解农业‘卡脖子’难题,让符合‘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引领发展潮流的种业研发团队落地冰城。”付珈洋介绍,在李继明博士的领军下,短短半年时间,大美龙江种业吸引留下了来自东北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并柔性引进了海南水稻育种的专家。他相信,随着研发的不断深入,大美龙江种业必将在研发适应东北地区生产的寒地节水抗旱稻技术及品种,助力东北水稻生产向节水低碳方向转型有所建树,同时还会为龙江留住和引进更多人才。



行业资讯
  • “绿色生态农业论坛”暨国家现代农业与食品前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23年会在雄安新区成功举办

    “绿色生态农业论坛”暨国家现代农业与···

  • 芯片育种公司双绿源获隆平生物数千万元战略投资

    芯片育种公司双绿源获隆平生物数千万元···

  • 祝贺!联盟成员周俭民研究员获2023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祝贺!联盟成员周俭民研究员获2023···

  • 华中农大张启发院士/南京农大万建民院士团队“背靠背”克隆出水稻显性雄性不育基因

    华中农大张启发院士/南京农大万建民院···

  • 祝贺!联盟成员董莎萌教授

    祝贺!联盟成员董莎萌教授

  • 联盟秘书长张兴平博士在第七届国际瓜类作物学术大会上做主旨报告

    联盟秘书长张兴平博士在第七届国际瓜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