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动态

育种MBA | 2025分子育种研修班(MBA)第二轮通知

 时间:2025-04-22

动植物的遗传改良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至关重要。分子育种为遗传改良提供更加高效的方法和技术,已经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分子育种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进行遗传改良。作为一门处于不断发展和进步中的学科,分子育种的理论和实践需要将各种组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学、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与现代育种技术结合起来。为应对新技术的挑战,正在从事育种工作的科研人员需要通过继续学习,不断更新夯实在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需要在同行中建立一个可以相互帮助的专业人脉网络。为此,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创办了分子育种研修班(Molecular Breeding Academy,MBA),开设分子育种高级课程,为育种工作者提供全方位的分子育种理论、技术、平台、方法和应用的培训。面向国内的研修班采用中文授课,面向国际的培训班采用英文授课。

分子育种研修班(MBA)高级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育种目标、项目和种质资源,分子标记与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和育种群体,基因定位和关联分析,表型鉴定、基因型鉴定和环境型鉴定,种质资源评价和利用,主基因和复杂性状的预测、选择和育种,抗生物/非生物胁迫育种,转基因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分子设计育种,快速与智能育种,知识产权和植物品种保护,育种信息收集、管理和应用。希望学员通过研修班的学习,能够为践行分子育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拓展视野的同时,接受现代农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训练。

分子育种研修班(MBA)在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区举行。研究院由北京大学和山东省政府联合建设,位于“农圣”贾思勰故里、素有“世界风筝都”“中国菜都”“中国画都”之称的潍坊市,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齐鲁第一库”峡山湖畔。研究院定位于国际前沿学科和全球知名品牌科研机构,力争10年内建成不少于20个世界前沿实验室,成为全球知名的现代农业研究院。现已建成作物遗传育种、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及大数据、生物微观结构、蛋白及代谢组分析、单细胞及单分子分析、作物性状精准改良和小麦遗传转化八个公共平台,拥有世界一流的设施和设备,正在利用基因编辑、分子设计育种、遗传转化、生物信息分析等前沿手段,开展基因挖掘、品种培育、育种新技术创制等方面的研发。

分子育种研修班在研究院举办,为学员全面系统地接触和了解现代育种技术及其相关平台和实验基地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学员在研修期间有机会与感兴趣的研究平台、团队和项目开展深入交流并参与相关的研发活动,也可借研修的机会探讨或启动与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的深度合作。MBA学员也将成为我们MBA走向国际化的开拓者。

山东是我国农业的重要产区,尤其是潍坊作为全国的蔬菜生产基地,为研修班提供了参观和考察周边种业公司、现代农业生产设施和博览会(包括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和寿光蔬菜博览园)、作物新品种测试和示范基地等机会。研修班将充分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组织参观、考察和观摩,开展丰富多彩的研修活动。

2022-2024年期间已成功地举办了四期分子育种研修班(包括一期英文班)。有关MBA的部分详细报道可以参考以下链接: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首期育种MBA研修班开学啦 

https://mp.weixin.qq.com/s/bRwxxxr7QxkgX6z3f6DpKQ


研究院课题组和首届分子育种研修班(MBA)学员分享科研工作和研究方向https://mp.weixin.qq.com/s/xry1uE8sZOA6vR2EELfFWA


首届分子育种研修班(MBA)学员参观考察研究院科研平台及科研设施 

https://mp.weixin.qq.com/s/cYOVCWgeRYyeC3YdWtxK7A


分子育种研修班顺利完成第一周研修课程和中期考核https://mp.weixin.qq.com/s/ijE8lkumpKZQYmCOGnRP5w


首届分子育种研修班(MBA)学员考察潍坊农业生产和育种https://mp.weixin.qq.com/s/HlG9NwnozqPYO8PMDtyOWQ


首届分子育种研修班 (MBA) 顺利结业https://mp.weixin.qq.com/s/x4cKlDZsUDcOTKmYD4XPMw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首届分子育种研修班(MBA)综合报道

https://mp.weixin.qq.com/s/jR8M-7binQ7xtl6PdtYYqQ


2023分子育种研修班(MBA)学员考察潍坊农业生产和育种

https://mp.weixin.qq.com/s/HywsV6T_8bCwoq_-aLixuQ


2023分子育种研修班(MBA)学员参观研究院育种基地https://mp.weixin.qq.com/s/THQPfq9sznNmOU30GWjjKw


2023分子育种研修班(MBA)圆满结业https://mp.weixin.qq.com/s/b6Jm3y6kFScTR3nRfAErWw


首期分子育种研修班 (MBA) 英文班顺利开展

https://mp.weixin.qq.com/s/0tP-sPFMHj-2oMvgiAs1Iw


首届分子育种研修班(MBA)英文班学员考察潍坊农业生产和育种https://mp.weixin.qq.com/s/aiK49heMAgBvMviJDotKIw


今天开讲!2024分子育种研修班(MBA)开班啦

https://mp.weixin.qq.com/s/ZZe1Wq7sqn4MEOUSe2WiiA


2024分子育种研修班(MBA)顺利完成第一周课程

https://mp.weixin.qq.com/s/F8j6x5Km7kwmi5AKfSe5Wg


MBA2024班学员周末参观考察潍坊蔬菜种业和农旅产业

https://mp.weixin.qq.com/s/nKw7-wAczDPpafY5hyv_uQ


MBA2024班学员参观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育种设施

https://mp.weixin.qq.com/s/TuOa3cPBAhjcbUBquRnjGg

潍坊欢迎您,峡山欢迎您,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欢迎您!


1.jpg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全景图

2.jpg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位置

01研修班时间

2025年分子育种研修班的培训日期为5月11-23日。周日下午和晚上报到,周一开学,第二周的周五结束培训。第一个周末安排参观和考察附近的种业公司、品种测试点和产业园区。

研修班重要时间节点


第一天(星期一):开幕式:研究院院长或副院长致辞;研究院/省实验室介绍;MBA 课程介绍。

结业日(星期五):特邀报告(14:30-15:30);闭幕式(15:30-17:00):院长或副院长致辞;主讲教授总结;颁发结业证书;学员自由发言。

离院:第二周星期五傍晚或次日上午。

根据课堂测验和考核结果,结合培训中的一般表现,评选优秀学员。研究院给测验成绩合格者颁发分子育种研修班结业证书,成绩不合格者颁发分子育种研修班培训证书。


02研修大纲


研修班包括三方面的培训活动:专题讲座、院内实习和考察、院外参观考察(包括种业公司、产业园区、蔬菜博览园)。专题讲座共60学时(内容和授课顺序将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包括以下内容:

1.育种目标、项目和种质资源:育种目标的确定;育种项目和计划的设立;作物的起源、驯化和改良;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的引进和获取;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2.遗传和育种群体:用于遗传分析和育种的群体,包括双亲群体(RIL、DH、BC、IL)、多亲本群体(MAGIC、NAM、NC、MHP、Diallel)、自然群体、突变群体。

3. 分子标记与基因型鉴定:各类分子标记及其特点;基因型鉴定:对生物个体和群体进行分子水平上的基因型鉴定,包括分子标记检测、测序式基因型鉴定、固相芯片检测、基于靶向测序和液相芯片的基因型鉴定、全基因组测序;利用分子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影响遗传图谱构建的因素。

4.表型和环境型鉴定:对生物个体和群体进行表现型精准、快速和高通量鉴定的技术、方法、平台,以及表型组学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影响生物生长和发育的环境因素;环境型的概念;各类环境因素和信息的采集方法;环境信息与其他信息的整合、挖掘和分析;基因型X环境互作;环境信息的综合应用;环境控制下的快速育种;环境与表观遗传育种。

5. 基因定位、关联分析与功能挖掘:利用分子标记图谱和各种遗传育种群体进行主基因和复杂性状的基因定位以及关联分子标记的开发;QTL定位和GWAS分析软件;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

6. 种质资源评价、利用和保护:生物种质资源的表型评价、基因型评价和环境评价;种质资源的挖掘;种质资源的改良和创新;知识产权与育种家权利;品种保护:需要与影响;品种保护国际协议;品种保护策略;影响分子育种的知识产权;分子标记与品种保护。

7. 性状选择:MAS-MARS-GS-GES。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MAS):基因累加、转移和渐渗;分子标记辅助的轮回选择和基因组选择;基因组-环境组选择和预测; 遗传模型/模拟、预测和育种应用。

8. 抗生物/非生物胁迫育种: 全球气候变化与作物生产;生物胁迫鉴定与抗性评价;非生物胁迫鉴定与抗性评价;主基因和多基因抗性;基因累加和多抗性育种。

9. 快速与智能育种:植物生长加速器;快速育种;人工智能及其育种应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整合及其育种应用。

10. 转基因育种:转基因原理;转基因技术;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的转基因育种;商业化和转基因监管。

11. 基因编辑育种:基因编辑基本原理;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育种应用;基因编辑产品的管理。

12. 分子设计育种:分子设计育种的基本概念;微观水平的分子设计育种(基因设计、代谢设计、网络设计);宏观水平的分子设计育种(个体设计、群体设计、物种设计);分子设计育种应用;合成生物学与育种。

13. 育种信息采集、管理和应用:生物数据库;信息采集;信息整合;信息获取和挖掘;信息管理系统;育种活动和决策的支撑系统;育种模拟;开源和整合育种。

14. 分子育种应用与案例:特邀知名科学家、育种家和企业家讲授分子育种在主要农作物分子育种中的应用与实践,分享育种经验,分析国内外分子育种现状与问题。所涉及的主要农作物包括转基因育种、基因编辑育种、育种信息和决策支撑系统、以及玉米、水稻、大豆的分子育种应用。


03学员报名和录取

研修班招生采取个人自自愿报名、研修班审查通过的方式进行学员招生。申请参加研修班的学员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具有大学本科相关专业学士学位和五年以上从事育种相关工作的经历,硕士学位并具有二年以上工作经历,或博士研究生或博士学位获得者并正在育种相关领域工作;

2. 对分子育种和现代育种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

3. 身体健康,能够完成高强度的长时间培训,包括课堂学习、田间或实验室实习和野外考察。

报名时需提交最高学位证明和个人简历(包括现职单位和工作岗位),研修班将根据教育背景、职业经历和个人兴趣等择优录取。

学员报名:请扫描二维码下载分子育种研修班(MBA)报名表。


3.jpg


请将最高学位证明和报名表格通过邮件提交给研修班组织委员会,邮件地址:MBA@pku-iaas.edu.cn。
报名学员初选合格者发给录取通知书,并按规定办理入学手续。
04研修费用

旅费和食宿费自理,研修班负责提供价格优惠的食宿条件,每天收取住宿费100-150元(双人标准间)、餐费100元(含开学欢迎晚宴和毕业晚宴)。研修费每人9800元, 含学费、院外参观考察费用等。为便于注册和学籍管理,控制和保证培训规模,入学前将收取研修保证金2000元/人(正式入学时补收余款)。非人为可控因素导致的放弃入学亦可全额退款。正式录取后将通知学员提交研修保证金。

05 赞助

欢迎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为研修班提供赞助。研修班将在开学期间为赞助商(方)提供商展、广告和宣传的机会。

赞助等级
金牌赞助:十万元(限额两名)
银牌赞助:五万元(限额五名)


赞助费用主要用于:

1、提供每日茶歇、欢迎晚宴和结业晚宴;

2、提供学员参观、考察活动的相关费用(含交通和食宿费用)。


赞助回报
银牌赞助:


1)在研修班手册和会场背景板上标注特别赞助单位名称和标识;

2)主持人在研修班开班典礼、结业典礼对赞助单位予以特别鸣谢。

3)在两周研修班期间为赞助商在课程现场提供3X4m展位(供交流和提供资料等),方便学员索取资料并进行业务咨询。或在研修班学员手册中安排1个版面的赞助商广告并给学员派发赞助单位宣传册一份(限制10页)。

4)享受研修班为学员提供的优惠食宿条件。


金牌赞助:


在上述银牌赞助回报之外,享受以下额外回报:

5)将赞助单位列为研修班协办单位,并作为协办单位出现在研修班相关的所有宣传材料中。

6)安排赞助单位技术负责人为研修班学员和研究院感兴趣的人员做一场与分子育种技术和支撑等相关的技术报告(20分钟)。

7)为赞助单位提供两名享受7折优惠的研修班学员名额,或为赞助单位两名工作人员提供免费食宿(含标准间一间)。


有兴趣为研修班提供赞助者,请通过邮件联系研修班组织委员会,邮件地址:MBA@pku-iaas.edu.cn


06 主讲教员
研修班将邀请在分子育种相关领域具有丰富教学、研究和工作经历的知名科学家(研究员和教授)就各自专长的领域作专题讲座。同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就分子育种重要领域作特邀报告。


徐云碧 研究员

微信图片_202504221557395.jpg

徐云碧,华中农学院学士、浙江农业大学硕士和博士。现任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兼职顾问、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专家。曾担任浙江农业大学副教授兼农学系副主任,美国 RiceTec 公司水稻分子育种科学家,Cornell 大学博士后和Research Associate,CIMMYT玉米分子育种首席科学家和应用生物技术中心主任。先后兼任八个国际杂志编委和Crop Journal常务副主编。长期从事植物分子育种研究,致力于建立和发展分子育种的理论、技术、平台和应用体系,发展了基于种子DNA的基因型分析方法、连锁-连锁非平衡联合作图法、选择性混合样品分析法、高密度SNP芯片、玉米单倍型图谱、靶向测序液相芯片技术,在国际上倡导了环境型和环境型鉴定新概念、基因组-环境组集成预测新策略,近年来专注于环境组学及其应用。著有专著《分子数量遗传学》和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发表SCI论文 180余篇,谷歌指数65。连续多年入选高被引学者。多次主办和主讲分子育种相关的国内外培训班。

张兴平 研究员

2.jpg

张兴平,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副院长,作物种质创新与育种平台主任。甘肃农业大学园艺系农学学士(198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蔬菜学硕士(1986)、美国Clemson大学遗传学博士(1995)。曾就职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Clemson大学、Hollar公司、先正达(Syngenta)公司和海亮集团,于2008年成为先正达科技院士(SciTech Fellow)。2013年底全职回国到浙江海亮集团任首席科学家和生态农业研究院院长,获绍兴市荣誉市民和绍兴市五一劳动奖章,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是14个美国专利和11个美国PVP的核心发明人和育种家,为西瓜种质资源的创新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科学实践,丰富了西瓜品种类型。2018年在美国召开的国际葫芦科作物学术大会授予张兴平博士“终身成就奖”,以肯定他为世界瓜类作物遗传改良做出的杰出贡献。

07 特邀报告专家

分子育种研修班(MBA)同时邀请育种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就重要育种问题作特邀报告。已邀请的特邀报告专家包括(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韩天富 研究员


3。3.jpg

韩天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任首席科学家,农业农村部大豆专家指导组顾问。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学士(1984)、东北农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硕士(1988)、东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1994)学位、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博士后。曾任甘肃省酒泉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实习员,东北农业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期间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和产业技术研发工作,主持或参与选育大豆新品种30余个,发表论文26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等科技奖励,获原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等荣誉称号。

牛小牧 副总

4.jpg

牛小牧,美国普渡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博士,硕士及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1995-1997年在美国普渡大学从事次生代谢通路的基因工程改造的博士后研究。1998-2019年任职于美国杜邦先锋公司,从事玉米生物育种领域的产品研发工作; 组建、带领全球范围内最早利用CRISPR-Cas技术开展玉米规模化基因编辑应用团队,在生物育种技术开发、产品研发和科研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20年起于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任研发副总,主管基因编辑产品研发工作。在生物技术研发和作物高产优质等性状改良等方面累计申请知识产权30余项,已获得授权专利16项;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发表科研成果二十余篇。2022年主持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科技示范工程)1项,参与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计划2项。2023年获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张健 首席执行官

5.jpg

张健,现任中农嘉诺种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国家特聘专家。原先正达集团中国种业首席技术官、国家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植物遗传操作博士、美国衣阿华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中国农业大学学士。曾任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创建了国际一流的作物分子育种研发平台、曾在美国跨国种企工作十六年包括在杜邦先锋公司(并入科迪华)任研发经理参与了转基因抗虫玉米HerculexTM 系列产品的研发、曾任中国和亚洲区转基因作物法规事务与生物技术事务的高级主管以及巴斯夫作物科学公司担任全球生物育种质量监管总监。具有丰富作物生物技术研发、法规安全评估和生物育种合规监管的经验。“转基因抗虫玉米DAS-59122-7株系的检测及方法”,于2008年获得美国专利,转基因抗虫玉米Herculex 系列产品在全球的种植每年带来10 -20 亿美元的商业价值。兼任农业农村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第三届专家总体组成员、科技部转基因重大专项评估组专家,国际种业科学家联盟(联合体)执行委员会副主任、杨凌种业创新技术委员会委员和国际种子联盟(ISF)植物创新育种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 

王开义 研究员

 6.jpg

王开义,长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学士(1998年)、吉林大学应用数学硕士(2001年)、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2011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数字种业创新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智能育种算法和系统的研究工作,推动商业化育种体系设计与育种软件实施,主持研发的 “金种子育种平台”软件产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创新2030项目、863计划课题、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8项。主持或参与获得省部级科技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主持颁布行业标准3项。

杨远柱 研究员

7.jpg

杨远柱,1981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黔阳分院。曾任怀化地区农科所工作农艺师、株洲市农科所高级农艺师、研究员。现任隆平高科副总裁、水稻首席专家、种业科学院院长。在国内率先建立水稻商业化育种体系和“工厂化、分段式”育种创新模式,共培育国内审定杂交水稻品种569个(其中国审297个),国外审定水稻品种24个,农业农村部认定的超级稻15个、国家和省级区试对照品种8个。累计推广面积近8亿亩,增产稻谷近280亿公斤,3个品种蝉联2018-2022年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前三甲。累计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发明专利25项、植物新品种权252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大北农特等奖1项。先后获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种业十大杰出人物、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作物科学技术研究杰出成就奖、巴基斯坦拉合尔工商会杰出贡献奖等荣誉。

赵久然 研究员

8.jpg

赵久然,作物遗传育种学博士(200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首席科学家,二级研究员。兼任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长,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玉米种质创新及新品种培育团队负责人。从事玉米科研工作近40年,育成国审玉米品种200多个,居同行业前茅;京科968、京科糯2000、京农科728、MC121、农科糯336等十余个全国主推或主导品种,累计推广超5亿亩。育成京科糯2000等突破性糯玉米品种,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主导鲜食玉米,累计应用超亿亩。育成农科糯336等优质特色糯玉米品种,入选中国农业十项重大新产品。开拓作物标准DNA指纹构建和品种分子鉴定研究领域。构建已有10万多品种的全球最大标准DNA指纹库并广泛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G、NP、MP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主编、副主编著作31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一等奖6项;入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中国种业十大杰出人物;获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奖、杰出工程师奖、中国作物学会杰出成就奖等。


联盟动态
  • “绿色生态农业论坛”暨国家现代农业与食品前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23年会在雄安新区成功举办

    “绿色生态农业论坛”暨国家现代农业与···

  • 芯片育种公司双绿源获隆平生物数千万元战略投资

    芯片育种公司双绿源获隆平生物数千万元···

  • 祝贺!联盟成员周俭民研究员获2023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祝贺!联盟成员周俭民研究员获2023···

  • 华中农大张启发院士/南京农大万建民院士团队“背靠背”克隆出水稻显性雄性不育基因

    华中农大张启发院士/南京农大万建民院···

  • 祝贺!联盟成员董莎萌教授

    祝贺!联盟成员董莎萌教授

  • 联盟秘书长张兴平博士在第七届国际瓜类作物学术大会上做主旨报告

    联盟秘书长张兴平博士在第七届国际瓜类···